阆中市人民政府2022年关于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03 10:44

根据《南充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南教督委〔2022〕5号)要求,我市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2021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省、南充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阆中现有各级各类县管学校133所,其中学前教育47所(公办10所、民办37所),中小学校83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47所、完全小学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职学校3所(公办2所、民办1所)。在校学生80308人,其中学前14731人,小学32235人,初中17924人,高中10326人,中职5092人。对照8个评价重点、37项评价要点、70个测评点,我市自评得分99分。

二、工作成效

(一)党对教育工作领导全面加强

一是加强教育工作领导。及时调整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2021年以来,召开教育工作会议2次,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2次,市委常委会研究教育工作6次,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11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调研教育教学、高考综合改革、疫情防控等工作6次。

二是加强思政课建设领导。建立市委教育工委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学校思政工作制度,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察,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和党建工作考核,每年召开1 次思政课建设工作会。

三是加强基层学校党组织领导。新设7个教育督导责任区党委,现有基层党组织166个,实现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建立完善学校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教科体局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党组织制度,每季度开展1次学校党建工作督查。2022年,川绵外国语学校、北大博雅骏臣学校2所民办学校建立党组织,并将党建工作、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写入学校章程,党组织班子与学校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各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三重一大”制度,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党组织关系管理切实加强,处置党务工作问题30个。

四是开展党总支书记和校长分设试点。2022年,完成阆师附小、凌家坝小学校、南池小学校、白塔小学校党总支书记和校长分设试点工作。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02473万元,较上年增长0.98%,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保持只增不减。同时,强化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提升教育经费使用绩效。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全部按照省定标准足额落实,小规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每年20万元保底拨付。

(三)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全面推进

一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2021年秋起,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质量等级制评价,9所学校入选南充市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民族小学案例获一等奖并在全市推广。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禁止下达升学指标,禁止将升学率与项目、经费、评优评先挂钩,严禁炒作状元和升学率。招录招聘中,职校毕业生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2021年以来,全市职业教育学校新增动漫与游戏制作、船舶驾驶等6个专业,整合阆中师范、江南职中计算机等4个专业,共开设7大类20个子专业,建有专业实训室380个。落实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奖补资金570万元,完成实训室改造升级,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办学,合作办学单位300余家。目前,中职对口就业率达96.58%,高职升学率达81.85%。成功创建南充市级熊华成汽车涂装技能大师工作室,2021年以来,200余名师生获省市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年,阆中师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中职教育“三星名校”。

三是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制定《阆中市学校布局调整及办学规划方案》。2021年停办7所农村普通高中,在南充全市率先完成“高中进城”调整任务。2022年,撤销农村小规模学校13所,合并农村单设小学、初中、幼儿园10所,新建城区学校3所,多维外国语学校转为公办办学,妥善安置学生3401人、教师708人。

四是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通过“嘉陵江英才工程”等补充高中教师22名,高中平均生师比为12.2:1,超过国家标准。依托华东师大、成都七中、成都四中优质资源扎实开展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培训;组织537人参加省市专题培训4期。按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并投入专项资金2899万元用于基础条件达标建设,装配精品录播教室2间。

五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未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已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未设立新校区或扩大办学规模。全面落实“公民同招”,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71人,占比2.7%。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建立维护装备运行保障机制,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公参民”专项治理按期完成。

六是完善终身学习体系。2021年9月,建成南充开放大学阆中分校,现有学员391人。建有老年大学1所,5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以上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社区学习点,终身教育发展组织机构及保障机制基本完善。

七是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出台《阆中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设立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由分管教育副市长任主任;教科体局设教育督导室,配备1名总督学和4名工作人员。择优选聘37名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经历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责任督学,督学人数与学校所数比达到1:5。教育督导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规定使用。

(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快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投资1.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配建附设幼儿园2所,改造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67所,完成2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2020年全市幼儿17202人,普惠性幼儿园人数占比82.9%,公办幼儿园人数占比50%;2021年全市幼儿16388人,普惠性幼儿园人数占比84.04%,较2020年提高1.14%。推进幼小衔接,全面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上报南充优秀案例17个、经验材料3份。2022年,阆中学前教育工作获南充市督导组充分肯定,南池幼儿园、凌家坝幼儿园、老观镇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南充市示范园。

二是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2021年投入薄改资金1263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670万元,改扩建小学1所,在建城区小学1所;2022年投入改善高中办学资金360万元、薄改资金1137万元,改扩建高完中1所,完成新建小学1所,新增城区学位2480个,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落实招生政策调控、规范转学管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一定程度化解。强化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三是普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平均班额51.6人,生均教学辅助用房面积等达到国省标准。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本科上线人数及占比持续增长。2022年实际参考3407人,普通本科上线1806人,上线率53%,较上年增加95人,艺体上线105人,合计本科上线1911人,上线率56.09%。

四是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2021年,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15966人,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381万元;2022年春,享受营养餐学生14419人,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735.369万元。2021年资助7.8万人次,发放资金6688万余元;2022年上半年资助人数3万余人次,发放资金2060万余元。

(五)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教师待遇依法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长效联动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2021年,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年均工资收入77567元,比全市公务员年均工资收入高7650元,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是师德建设持续加强。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通知》《阆中市师德师风“十个严禁”规定》《2022年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落实常态学习教育、师德师风考核、师德“一票否决”,2021年以来,查处师德失范21人,干部教师队伍法纪意识、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普遍增强。

三是教师负担切实减轻。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减负松绑”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细化操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严格各类“进校园”审批管理,有效减少教师的非教学性负担,杜绝随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

四是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省下达编制全部核定到校。2021年以来,补充教师206人,整体生师比达到省定标准。建立城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双向流动长效机制,交流校级领导58人、教师674人(其中骨干教师177人),结构性缺员问题一定程度缓解。

五是研训质量大幅提升。执行年度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职业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2021年线上规范性培训4200余人,线下规范性培训800余人,向国省市送培200多人。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完成第一批国培717人,正开展第二批县培4006人,培训经费管理在省级专项检查中获好评。

(六)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成立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家校社共育和联防联控合力。出台《校园安全隐患风险清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压实安全责任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

二是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隐患整改率达97%。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校园安防“6个100%”全部达标,86所中小学(含中职)全部加装高层防护设施。学校安保力量和设施配备均达标。

三是全力遏制非正常死亡。成立市委教育工委遏制学生非正常死亡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领导小组,实行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制度,建立健全督查、通报、约谈、追责机制。

四是安全应急处突有规可依。建立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督促学校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七)区域教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全面推广普通话。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通知》,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积极开展“推普周”及经典诵读活动,引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率100%,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普通话应用率100%。

二是高度重视教材管理。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学用书征订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统一征订渠道,规范代购行为。成立教材教辅审查小组,坚持对配套教辅和校本教材进行审核把关,常态化组织开展问题读物排查整治。

三是厉行“双减”和“五项管理”。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相关工作的通知》《阆中市校外教育培训 “十个不得”“十个严禁”》等5个文件,在政府官网公布举报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管理主阵地作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学生作业负担显著减轻。责任督学每月深入责任学校实地督导,教育、市监、民政、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11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2条,现场拆除违法广告3起,取缔非法培训点2个,退还23名学生补课费27600元。建立年度报告和年检、黑白名单动态管理、规范办学承诺、信息公开、预收费监管和风险保证金等制度。

四是防近视工作成效显著。印发《阆中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每年开展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展视力健康筛查2次。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云平台、一人一档健康电子档案,积极改善教室用眼环境,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明显下降。

五是常态化推进“五育并举”。以“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为主题课程,持续深化“四史”教育,并围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按1000:1标准配齐心理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课程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每年5月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月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师全员培训、心理健康定期筛查制度,班委增设2名心理委员。投入资金234万元,实施19所千人以上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建成阆中师范中小学心理指导中心,建立心理危机筛查、干预、转介、诊治绿色通道。印发《阆中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劳动清单》开展学生劳动素养发展评价,建成凤舞天宫等5个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学校结合春秋农事开展劳动周实践教育。严格开齐开足上好艺体课程,开展年度艺术素质测评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保证学生每天课内课外各锻炼1小时,参加南充市学生田径、足球、六运会,团体总分均获第二名;参加十四届省运会,青少年田径项目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列全省区县前茅。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4.9%,比上年增长1.36%。

(八)依法治教治校办学更加规范

一是积极涵养政治法治思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大力宣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二是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管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适龄全员入学、公民同步招生、统一平台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摇号录取。严格审核学校招生简章,及时公开招生信息,严明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招生过程监管。2022年查处招生违规违纪2起。

三是“平安考试”目标圆满实现。及时调整招委、自考委等领导小组,成立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印发应急处置预案,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和“高考护航”专项行动,完善保密室管理制度和涉密岗位工作职责,加强试卷流通闭环管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开展各类涉考应急演练,抓实考务培训、考风考纪教育和考生服务工作,圆满实现健康、平安、公平、温馨的办考目标。

四是严格管理学校收费工作。严格落实《四川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严守教育收费管理“十条禁令”,无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现象。

三、经验做法

(一)健全“三大机制”保障教育持续发展。一是健全优先决策机制。始终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事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健全定期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末对上学期教育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教育现状,找准教育发展“瓶颈”。教科体、财政、人社等成员单位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打通教育领域中梗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健全重点推动机制。由市政府督查室对教育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实行挂牌督办,全力抓好教育工作重要指标目标考核,现场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切实推动教育工作有力有序健康发展。

(二)实施“三大工程”推动教育优质发展。一是实施小学“强基”工程。撤销农村小规模学校13所,推进“校网布局”合理优化,强化内部管理、内涵建设、均衡发展,小规模学校100%达到相应办学标准,大力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打造“小而优”学校区域。二是实施初中“壮腰”工程。通过加大初中教育投入,深化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治理能力、办学内涵、质量水平明显提升,薄弱学校面貌明显改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名师名校长队伍进一步壮大。三是实施高中“筑梦”工程。在南充率先完成“高中进城”调整任务,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创新优秀学生培养模式,打造高中名教师团队,重点扶持阆中中学、东风中学、河溪中学3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内涵提升,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实行“三大评价”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一是实行学生全面性评价。对学生实施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全面评价,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实行教师专业化评价。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在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三是实行学校内涵式评价。充分利用内涵式发展评价,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及自我建设能力的增强,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教育均衡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

四、存在问题

一是幼师编制尚未达标。全市公办幼儿8000余人,仅有教师编制247个,生师比32.4,与国家要求2020年达到的最低标准相差25.4。二是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亟待实施。教师编制总量达到国家要求,但结构性缺员问题十分严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存在流动壁垒。三是城区学位供给压力仍然较大。城镇化进程加快,新老城区每年增加学生800人左右;并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势均衡发展的相关要求,需逐年化解2000人以上大校额学校8所、学生5500人。

五、改进措施

一是持续强化政府职责。认真履行教育发展主体责任,抓好统筹协调,完善长效机制,务实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高教育高质高效发展、职业教育多元融合发展。

二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人、财、物投入,加快推进马驰中学、马驰小学等城区学校建设,进一步增加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7500个,按需足额补充幼师编制,加紧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迎国检准备。

三是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加速推进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厉行“双减”和“五项管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阆中人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加满意的优质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20221103_1742259_ext.html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