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26 20:23

2016225日在阆中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市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二○一五及“十二五”

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取得富民强市新成效

2015年,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协调发展”工作基调,着力项目推动、改革创新、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在经济新常态中奋发有为,在转型发展中提质增效,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落实中、省、南充稳增长要求,及时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78.8亿元、增长8%,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8.6%,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8亿元、增长9.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48元,分别增长8.9%9.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好于全省、领跑南充。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大力实施项目“三千工程”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南路、国道212线改造、川东粮油储备调控中心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争取国、省项目资金36亿元;大力实施“归雁计划”,积极参与全省招商引资“三项活动”,签约南非凯莉亚国际颐养园、加加伴餐食品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13个、协议资金52亿元,到位资金48亿元;坚持挂图作战,实施重点项目109个,完成年度投资10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4%,出口非洲贸易加工园等25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巴都大道及华胥大道东段等20个项目全面竣工。

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出台了居民购房、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系列政策,启动户籍制度、农村产权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大力实施19个乡镇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老观、河溪、水观、柏垭等国、省、市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推进裕华、飞凤等11个乡镇农村廉租房建设试点,新增城镇人口1.6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国家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扎实做好城镇发展要素保障,成功争取1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度,落实债券资金33亿元;完成农村信用社改组农村商业银行并正式营运,实现各类金融机构融资贷款25亿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118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6亿元;化解历史债务17.5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面完成火车站片区、经济开发区等控制性详规编报工作;兰渝铁路建成通车,火车站站前广场、长公大道等一批市政工程投入使用,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南路、汉王祠路东段等城市干道加快建设,七江新区拓展1.5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三大国字号品牌,荣获“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农村条件大幅改善。实施国道212线、国道347线、省道206线(凉水至河溪)等干道改造,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新(改)建各类水利工程550处,全面完成石滩水库渠系配套项目,启动五马水库建设;河溪、天宫集中供水站建成使用,惠及140个村(居)、20万人口;建设幸福美丽新村51个。生态保护不断加强。完善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新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第三批乡镇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第二垃圾填埋场加快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万亩,文成、江南等5个乡镇(街道)被评定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35天。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旅游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完成道台衙门复建、游客集散中心主体工程,阆中古城、天宫院成为南充唯一纳入蜀道申报世界“双遗产”的重要节点;强化宣传营销,央视春节期间向全球华人推介阆中“春节文化”习俗;加强景区合作,推出九寨沟+阆中”“阆中+剑门关”等串线旅游产品,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1亿元、门票收入4956万元,分别增长16.8%18.5%37.3%。在旅游业带动下,电子商务、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10.5%工业实现增量增效。研究出台工业稳增长21条措施,激励工业企业实现技改扩能投资1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招引企业加快见效,康美药业、东达立新羊绒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创越炭材料一期试生产,宜华木业一期、中石化LNG、名豪阆苑酒业等项目主体完工;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经省发改委公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6.7亿元、入库税金1.73亿元,分别增长8.8%15%农业实现增产增收。持续推进中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市创建,江东、江天、江北特色农业分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江(南)(五)马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杨氏果业为带动,江东农业园区完成投资2.6亿元,建设优质水果基地3万亩。全市建立家庭农场58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76个,雪洞生姜、富源生猪专合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粮油总产量继续稳定在40万吨以上,全国产粮、产油、生猪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较好完成“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民生总支出3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6%。整合各类资金5亿元,扎实推进西山乡岳林垭等重点贫困村精准脱贫工作,全年减贫1.5万人。年内建成安置还房、棚改住房近20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2.5万人;改造城市老旧小区40个、农村C级危房5200户。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8万人,9.2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资金1.45亿元。实施保宁中学扩建、南池小学新建、江南小学迁建项目,“朴素而幸福的乡村教育”全国推介会在阆中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务院评估验收;成功举办全国乒乓球、篮球等重大赛事,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人民医院七里分院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我市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实施“千年古城·万家书香”全民阅读项目,成功承办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南充市2015年合唱艺术比赛等重大文化活动,华光楼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我市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位居南充第一;投入5000余万元,安装公路路侧护栏210公里,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向好。国防、人防、统计、气象、档案、保密、邮政、通信、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地方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为目标,顽强拼搏,真抓实干,推动阆中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方生产总值增加81.6亿元、年均递增12%,基本实现翻番;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十一五”末的3亿多元增长到8亿多元,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幅,是2010年的近3倍;实施重点项目400余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51亿元,年均递增15.3%,顺利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41.1亿元,提前实现翻番,投资与消费两驾马车协同发力,引领阆中经济不断晋位争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35亿元、存款余额突破250亿元,分别位居南充第一、第二。

五年来,我们着力调结构,产业发展实现新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6:47:27调整为24:47:29,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阆中古城成功创建为川东北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嘉陵江区域旅游龙头和全省旅游的重要支撑,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5倍、3倍。工业园区面积从8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入库税金分别增长2.3倍、1.7倍。分区发展、特色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市(县)。

五年来,我们着力强基础,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兰渝铁路、广南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阆中无高速公路、铁路的历史;阆中机场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机场群规划,嘉陵江阆中港进入省“十三五”规划,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建成落下闳大道、嘉陵江三桥、绕城公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城市两大交通圈层初步形成;七里、江南等城市新区迅猛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8平方公里拓展到35平方公里,形成“以江为轴、一城四区、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城镇化率从37.7%提高到46.9%。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建制村通水泥路;新(改)建水利工程3200余处,沙溪航电、解元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一批特色城镇和幸福美丽新村陆续建成,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五年来,我们着力促改革,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成功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护、农业水价等一批国字号改革试点和公立医院、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农村集体财产股份制等省级改革试点。经济合作持续加强,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104个、协议资金386亿元,到位资金2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5个;康美药业、宜华木业、加加食品等一批国内知名上市企业落户阆中。对外交流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与德国波恩等知名古城签署《世界古城保护阆中宣言》,推动建立“十大古城镇”“一带一路”等景区联盟,美国托马斯维尔市、广东普宁等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持续举办风水文化国际论坛,积极承办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川北“王皮影”远赴法国、比利时等国巡演;在全省率先完成雅安天全县地震灾后重建援建工作。

五年来,我们着力办实事,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2109元、5896。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7.2万人。投入57亿元,建成安置还房和保障性住房319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11个、农村危房改造2.8万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3324人,社保、医保、养保覆盖率分别达到81%95%80%,累计支付各类保险待遇36.2亿元。新(改、扩)建养老机构101所,为3.2万名老人提供了优质居家养老服务,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4%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9处,解决26.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教育事业总投入超过30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5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实施科技项目32项,申请国家专利667件,全市教育科技事业不断进步。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投入超过10亿元,村、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日益繁荣,广播影视事业有序发展,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创建国、省级安全社区6个,获评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城乡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共同见证了阆中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共同感受了阆中的喜人成长和进步。在这五年里,我们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以旅游带动全局的发展道路,成功实现从西部知名到国内一流的华丽蜕变;在这五年里,我们不断壮大发展实力,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成功实现从后发追赶到领跑领先的巨大跨越;在这五年里,我们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坚定不移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发展优势,成功实现从亦步亦趋到先行先试的强势突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阆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全面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一半、仅有全省的65%,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乏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总体滞后,贫困人口面宽、量大、程度深,全市还有近5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教育、医疗、社保、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谋划“十三五”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迈上全面小康新征程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市建成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决战时期。当前,我市发展既具有较大的潜力,正在积蓄新的发展动能,同时又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阶段,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将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紧扣省委创新驱动、多点多极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三大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南充建设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重大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奉献担当,克难攻坚,创新争先,奋力开创阆中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根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阆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

“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南充富民强市“十大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保持发展定力,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取得决定性成效。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县域经济实力走在四川丘区同类县市前列,综合竞争力实现更大跨越。保持高于全国、快于全省、优于南充的发展速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27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8000元和17000元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9.4%。争取在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旅游发展走在全国5A级景区前列,实体产业实现更大突破打造国际精品景区,全面推进蜀道申遗工作,加快旅游发展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培育地方特色旅游品牌,最大限度放大旅游发展综合效应,三产服务业水平显著提升。推动食品医药、丝纺服装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量质双升,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江天、江东、江北三大园区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新型城镇化走在西部同类县市前列,城乡发展实现更大提升。全面完成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基本配套,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缩小,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五位一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争取开通阆中至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的动车组,推动成安高铁过境阆中,加快融入“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力争开工建设嘉陵江阆中港和阆中机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脱贫攻坚和社会建设走在秦巴山区同类县市前列,社会民生实现更大改善加快实施精准脱贫战略,努力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提前一年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法制化水平;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嘉陵江流域前列,绿色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建立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置体系,“一江四河”及沿岸植被保护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大幅提高,空气优良天数稳步增加。环境监管和执法机制不断完善,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转化为生动丰富的阆中实践。要坚持特色优先,始终高举旅游龙头,围绕旅游兴产业、建城镇、惠民生,坚持不懈地走以旅游带动全局的特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创新开放,大力抓改革、促创新,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完善发展新机制,走跨越发展之路;要坚持补齐短板,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走协调发展之路;要坚持生态打底,以生态为前提谋规划、抓项目、促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民生为本,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共享发展之路。


实干二○一六

突出七大重点工作,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全面完成各项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协调发展”的工作基调,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阆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项目实施。今年是省上确定的“项目年”、南充确定的“项目推进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实施项目三千工程,大力推进2016—2018三年项目滚动计划,始终把“建成见效”作为项目工作的重心,进一步落实挂图作战、季度拉练等举措,按照“促前期、抓续建、争开工、保投产”的思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重点项目投资71亿元以上,实现新开工项目40个以上、竣工项目60个以上,确保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南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和跟踪审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双优”。

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方向,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到实体产业培育、民生及公共服务领域,深度谋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年内争取国省项目资金40亿元以上。持续提高社会投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行PPP建设模式,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选资,积极实施“归雁计划”,深入开展沿链招商、补链招商、以商招商,出台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意见,优化企业要素资源配置,依法履行投资合约。力争全年招引亿元级项目10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扎实抓好财税增收工作,持续加强税收、非税收入和专项收入管理,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强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处置、运营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科学规范做好投融资工作,加强银政企对接,激励驻市金融机构新增重点项目贷款25亿元以上,争取债券资金30亿元以上。强化国土保障,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等项目,争取用地指标2000亩以上,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

(二)大力推进旅游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市

进一步夯实旅游基础。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强化规划统筹,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编制阆中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持续巩固阆中作为嘉陵江旅游的龙头地位。完善休闲功能,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按照“街巷休闲、院落度假、城外娱乐”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白花庵、笔向街、古城“两厂”等修缮提升,全面完成游客集散中心、灵山大佛寺提升、玉台观建设项目;着力开发“阆中古城老观古镇方山玉带峡”“阆中古城构溪湿地”“阆中古城淳风祠天宫院”等市内旅游支线,丰富旅游产品;坚持文化引领,大力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找准文化与旅游结合点,推动开发演艺节目、水上游乐项目,逐步形成滨江美食城沿线、南津关熊猫乐园、城南天下片区三大休闲旅游产业带。规范旅游秩序,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强化高端宣传,深化与央视、深圳卫视、川航等合作,持续进行城市形象宣传;实施“旅游+互联网”计划,加强与腾讯、新浪等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合作,着力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实效。办好重大活动,与深圳卫视合作打造《疯狂的丛林》真人秀节目,积极承办2016首届丝路之旅阆中峰会等重大活动,提升阆中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抱团营销,深化与九寨沟、武隆等知名景区合作,推动与小平故里、剑门关等周边景区抱团发展,争取开通铁路旅游专列。力争全年吸引来阆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6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以上。

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实施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国际商贸城电商孵化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火车站现代物流园、川东粮油储备调控中心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物流发展支撑配套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房地产业,充分发挥阆中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发展养老养生、娱乐休闲、旅游商贸等多种房地产形态,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三产入库税金8.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9%以上。

(三)大力推进工业增效,做大做强发展支撑

抓投产扩总量。加大督促引导力度,着力解决企业在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全力确保宜华木业、中石化LNG、名豪阆苑酒业、出口非洲贸易加工园、创越炭材料、东达立新丝绸印染项目等竣工投产,积极推进加加食品二期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食品医药、丝纺服装、新材料、清洁能源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入库税金突破2亿元。

抓升级优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充分发挥3000万工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全年新增技改投资15亿元以上,培育2户企业升规入统,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促进传统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开发中高端产品,争取“中国质量奖”等国家认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停产企业兼并重组,激活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通道,鼓励有实力的成熟企业上市发展。

抓园区强承载。夯实七江食品医药产业园基础配套功能,加快南池路延伸线道路建设,启动长盛大道二期建设和迎宾大道东段改造项目,提升园区通行能力;加快建设物流运输、公共服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能源供应、消防应急等能力,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江东航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持续优化园区政务服务,推动涉企行政权力事项向园区集中,进一步清理涉企税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强化农业效益。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江东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建设,启动江天休闲农业园“中华五味谷”项目建设,继续巩固江北生态农业园区生猪、肉牛、生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加快本地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力,大力实施10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等八大领域的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

强化机制创新。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土地互换、土地预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由分散式农户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业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优化要素配置,借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承包地、林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

强化基础建设大力实施天宫西河塘大桥、文成白石岩东河大桥、河溪构溪河高坎大桥建设,力争全年改造县乡道100公里。继续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五马水库建设和亭子口阆中灌区前期工作,启动覆盖7个乡镇6.4万人口的木兰集中供水站建设,全年新(改)建各类大小水利工程500个以上,完成水利总投资2亿元。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土地6.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以上。建设一批幸福美丽新村,带动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五)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构建生态宜居阆中

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全域规划,全面完成《阆中市可持续城市发展远景规划》、《阆中市可持续城市能力建设指南》、中心城区社会停车场布局规划;编制完成各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完善集镇管控体系,加快建设以主城区为极核,柏垭、老观、千佛等中心镇为区域中心,其他乡镇为支撑的“一核多点”城镇体系。坚持多规合一,着力推进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衔接统一,推动城镇有序发展。加大规划建设审查力度,严格城乡规划过程监管,坚决维护规划权威。

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强化配套功能,统筹推进江南火车站周边及七里杨家坝、李家坝、凌家坝片区开发,持续打造七江工业、物流片区;科学规划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全面完成89队车站搬迁,巩固提升老城区商贸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启动城市应急水源项目,增强城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强化交通建设,积极推动阆中机场、嘉陵江阆中港项目,加快推进火车站换乘枢纽工程及国道212线、国道347线、凉水至天宫二级干线公路改造,全面启动省道205线、304线、305线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实施迎宾大道、长青大道、阆州大道、汉王祠路东段等城市骨干道路建设,适时启动江南片区与老城区连接项目、广南高速北互通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城市管理,强力治堵保畅,重拳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市政工程重复建设,提升城镇品质品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攻坚城镇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第二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污水截流二期等项目,启动老城区污水处理厂搬迁前期工作,加快老城区雨污分流整治,持续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快建立完备的城乡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扎实开展护绿增绿行动,有序开展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性建设,加大“一江四河”水资源和沿江植被保护力度,实施城周裸岩及荒山荒坡绿化整治,着力构建嘉陵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积极推进巴都大道、华胥大道、巴都公园等绿化工程,力争全年城市绿化率提高2%以上。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力整治城市扬尘、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秸秆焚烧等污染,推动建立嘉陵江上下游环保应急联动机制,稳步提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争取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

(六)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建设。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探索众创、众筹、众包、众扶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商孵化园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建设,支持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对接“嘉陵江英才工程”,大力引进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促进校企合作、教产融合,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支撑。

全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上学就医、就业养老、社会救助、人才引进等保障机制,全年新增2万人落户城镇,城镇化率提升2.5个百分点以上。深入实施老观镇国家建制镇示范、河溪镇及水观镇全省“百镇建设”、柏垭镇南充“扩权强镇”等国省市试点工作,创新机制推进天宫、博树、妙高等特色场镇建设,在人口转移、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务实成效,为新型城镇化培育一批城镇支撑点。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31个乡镇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切实增强城乡发展活力。

加快实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动PPP模式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互联网+金融+项目”模式,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全面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绩效评价和风险防控,加大债务化解力度,严控新增债务。有效建立协税护税机制,持续加强税收征管,做好“营改增”扩面工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增强企业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七)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一年巩固”要求,大力实施10个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把“六个精准”总体要求、“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投资、投劳折资等多种渠道保障扶贫资金。加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市级涉农项目资金70%优先倾斜用于贫困村。积极发挥部门联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作用,全面推广资产收益扶贫等新模式,确保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万人以上、摘帽省定贫困村33个以上。

认真落实民生工程。坚持实施“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实事:发放600万元创业贷款贴息资金;新建10个农村幸福养老院;建设18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1000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促进5500名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实施15万人次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免费为25000名农村妇女实施以“两癌”筛查为主的妇科疾病普查;免费实施1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开工建设2所公办幼儿园;免除5200名全日制中职学生学费;免除4200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学费;免费为25000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餐;实施12个棚户区和4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3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实施1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成200公里通乡水泥路;完成10个乡镇中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新(改)建3000亩专业蔬菜基地;新安装100公里公路路侧护栏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推动阆中师范创建大专院校,积极推进南池幼儿园、思源实验小学、白塔中学扩建等7所学校建设项目,持续巩固义务均衡教育成果;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各类体育赛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二孩生育”政策。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蜀道申遗,积极衔接省人大修订《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千年古城·万家书香项目,加快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类配套设施,不断扩大文化惠民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落实保障,扎实做好国防、人防、市场监管、统计、广电、保密、通信、邮政、气象、档案、防邪、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红十字会、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

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快构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秩序。大力提升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水平,全面推行村(居)民协商议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大警力街面巡控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强力整治违法信访行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成柏垭镇、凉水镇四川省安全社区,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深化作风建设,树立责任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阳光施政、勤勉执政、从严治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大决策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56件,办复率100%。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年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5万余条,政府门户网站全省排名上升至第28位。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审减财政投资项目结算资金1.7亿元。着力优化政府职能,合并重组10个政府部门。明确权力边界,编制行政权力清单6211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办理“三证合一”企业登记208户。深刻汲取南充贿选案教训,持续深入推进正风肃纪,立案查处70余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案件。全市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政务环境更加优良。

各位代表!我们深知,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更加注重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讲规矩、重纪律,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快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自觉接受市委领导,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全力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讲程序、重制度,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任性。讲规范、重执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执法队伍和执法行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市民。

更加注重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定位更加精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强力推进以“事前审批为主”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管理更加规范,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全面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建设等政府信息公开,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服务更加优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强化“两集中、两到位”,大力推进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更加注重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担责。以敢抓敢管的务实态度,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善用市场手段和改革办法,发现捕捉新机遇,科学破解新挑战,加快培育新动力,奋力谋求新发展。以雷厉风行的效率履责。沉下心、不浮躁、不懈怠,只争朝夕干工作、抓发展、促落实,特别是对重点项目、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快谋划、快上手、快实施,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抓铁有痕的决心追责。坚持激励与惩处并重,健全完善绩效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力跟踪督查问效,切实解决“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问题,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

更加注重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廉洁自律能力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有机结合,以纯政风、严政纪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绷紧制度红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成公务用车管理改革,严格管理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守住法纪底线,大力整治“中梗阻”“庸懒散浮拖”,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令人鼓舞,美好愿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阆中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扎实苦干,为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而努力奋斗!为南充建设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阆中贡献!

附件1

阆中市2015年度重要荣誉一览表

荣 誉 名 称

荣获时间

颁发机构

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15.03

中央文明委

国家园林城市

2015.12

国家住建部

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5.03

国家住建部

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2015.12

国家林业局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5.12

国家卫计委

四川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

2015.11

省委、省政府、省军区

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

2015.11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

附件2

名词解释和说明

归雁计划:即突出在外乡友、返乡农民工两个重点群体,加强创业孵化促进,鼓励回乡创业。

三项活动:即“民企入川”“央企入川”和“港澳企业四川行”。

三证合一:即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

双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项民生工程: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工程。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四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

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两化互动: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成安高铁:即以成都金堂中江三台盐亭阆中仪陇巴中通江万源安康为控制点布设的高铁线路,即将纳入全省交通建设规划。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千工程即储备项目超过10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筹集项目前期经费超过1000万元

经深飞:即深圳机场利用自己的航线资源和香港巴士快线的优势,为内地和港澳旅客提供经济、省时、省力的一站式通往各地的服务平台。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五大扶贫工程:即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生态扶贫、能力扶贫。

五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清单工作法:即我市创新实施的一种工作管理模式,包括建单、办单、评单三个环节,主要作用是厘清权力边界、层层压实责任、全程督导落实、逗硬考评问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_1157096_ext.html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